中國建筑學會丁建副理事長在致辭時指出: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分會成立40年,是建筑施工分會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喜事。建筑施工分會是中國建筑學會成立較早的分支機構之一,也是我國建筑施工行業重要的學術團體之一,自1977年成立以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和我國建筑業的迅猛發展,不斷成長壯大。一直秉承推動我國建筑施工技術進步、促進建筑施工技術的繁榮和發展的宗旨,團結廣大建筑施工技術工作者,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引領建筑施工技術發展,充分發揮了學會的作用。這次年會以紀念建筑施工分會成立40周年為重點,以“回顧與展望,傳承與創新”為主題,安排了一系列的主題報告和技術交流,內容豐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希望我們不忘初心,加強施工技術科技創新,發展綠色施工、智慧建造等先進建造方式,以科技創新驅動為引擎,推動中國建筑業建造技術攀上新高峰,為我國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再立新功。
建筑施工分會毛志兵理事長在會議主題講話中表示:黨的十九大為中國政治經濟建設和未來發展繪就了宏偉藍圖,闡述了新時代、新思想,提出了新目標、新征程,確定了新任務、新舉措。我們要用我們的創新和行動,在新時代譜寫“中國建造”的新篇章。過去的40年,我國建筑業迅猛發展,施工技術水平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建筑業企業深入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技術創新引領傳統建筑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批重大建筑技術實現了突破,部分施工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具有世界頂尖水準的工程項目不斷涌現。本次會議的召開可謂是恰逢其時,這是一次傳承與創新、回顧與展望的大會,將對建筑施工行業和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毛志兵理事長說,建筑業未來發展的策略是“綠色化、信息化、工業化”。以節能環保為核心的綠色建造改變傳統的建造方式,以信息化融合工業化形成智慧建造是未來發展基本方向。要以綠色建造、智慧建造為重點,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增強企業的核心技術儲備,在工程建設中積極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在推進建筑技術更新和創新的同時,努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技術路徑上,要做到理論研究、跨界融合、技術集成、示范應用、效率優先。在市場模式上,應與國際慣例相結合,積極推進總承包模式和市場誠信體系的建立。

當前,我國建筑業面臨著諸多挑戰,主要表現為行業的高速發展尚未實現產業規模與產業模式齊頭并進,建筑業總體上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建筑業仍然大而不強,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落后、建筑設計水平有待提高、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工人技能素質偏低等問題較為突出。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必須堅持創新驅動,把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結合起來,推動“兩個輪子”協調運轉;堅持人才為先,把人力資源開發擺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深化改革,瞄準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突出問題,破除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開放引領,適應創新全球化趨勢,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加快構建開放式創新生態,三個層次逐次遞進,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以人為本的創新發展之路。未來幾十年,我們要以提升建筑產品品質為目標,大力推進新型建造方式的研究和應用,實現建筑業生產力的升級換代,進而推動建筑業生產關系的變革。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子金做了“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分會2017年工作報告”,回顧了建筑施工分會40年發展歷程和2017年分會工作,提出了下一年度工作計劃。過去的40年,伴隨著中國建筑業的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施工分會自身也不斷發展壯大,通過每年組織召開的全國建筑施工學術年會等系列活動,積極推動我國建筑施工技術進步、普及和提高,促進了建筑施工技術的持續健康發展。自2014年建筑施工分會第九屆理事會成立以來,在中國建筑學會的領導下,在各位理事長、常務理事和理事的積極支持配合下,建筑施工分會把提高學術交流活動質量作為主要工作著力點,堅持以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施工技術發展進步為主線,積極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中國建筑學會科技進步獎(建筑施工)申報評審、中國建筑學會優秀施工組織設計獎暨中國建筑設計獎(施工組織設計)申報評審、中國建筑施工優秀項目總工人才庫建設,一年一個主題的中國建筑施工學術年會已成為建筑施工行業重要學術交流平臺。建筑施工分會要繼續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促進行業技術進步、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制定團體標準等方面的服務能力,大力推行建筑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創新驅動行業轉型升級,為施工技術發展搭建高質量服務平臺,繼續圍繞“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突出“現代工程技術創新”,加強施工技術科技創新,發展綠色施工、智慧建造等先進建造方式,以科技創新驅動為引擎,推動中國建筑業建造技術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